標題: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:前行--學佛的基本觀念(四)
Jill (彌陀山莊)
管理員
Rank: 9Rank: 9Rank: 9


UID 2
精華 48
積分 25364
帖子 1560
積分 16870
閱讀權限 200
註冊 2008-10-19
 
發表於 2009-7-16 11:01  資料  短消息  加為好友 
華嚴經淨行品講記:前行--學佛的基本觀念(四)

華嚴經淨行品講記:前行--學佛的基本觀念(四)

(資料來源: 華嚴的故鄉/海雲法師)


 接下來談該用什麼法子進入這個境界?還是剛剛那句話:「放下身心世界。」具體的說就是要用「佛華嚴」的方法來進入。佛是已經成就的人,根據傳統的定義,佛是自覺覺他、究竟圓滿的人,全名是佛陀耶。我們再用較現代化的語言來詮釋。

  第一、具有醒過來的意思。人都是在大睡中,活在夢裡,需要醒過來。有句話說:「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覺就是醒的意思。

  第二、具有高度的警覺性。要有警覺性才醒得過來。我們對現實生活的感受不夠,所以警覺不到貪、瞋、癡,也由於覺知不夠,所以人生大夢也就醒不過來了。

  第三、含有一種「去瞭解」的特性。「瞭解」不同於「知道」。剛剛講過,我們是處在一個意識形態下的情形,大部分的中國人如果家中有人過世,多半會請個 和尚來念經超度;如果是基督教徒,大概會請牧師來祈禱。這都是意識形態。如果什麼信仰都沒有的話,可能會一時慌了手腳,不知該怎麼辦才好,找到信佛的就用 佛教的方法,找到信基督教的就用基督教的方法,不管怎樣都受境界所指導,我們稱之為定型反應。固定型式的反應,起因於對事物的瞭解性不夠。什麼是瞭解性? 事情來了,不預設任何立場,針對事情本身去瞭解,該怎麼辦便怎麼辦,就這麼簡單。但實際上卻也不容易,這需要極高的禪定功夫與圓滿的智慧才做得到,佛陀就 是如此。

境界來臨時,只針對境界本身做反應

  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呢?舉個例子,上回曾談過學佛人應修行禪定功夫,定慧要等持。「定」要如何修呢?方法很多,原則上不能用思惟意識形態思考,因為這種 思考是妄想。也不能空心靜坐,百物不思,此亦為邪見。必須提起話頭,拿出題目,而且照得清清楚楚,很自然的就會在此提起正念,因定發慧。剛開始時很難成 就,幾次以後,不管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都有辦法很快的找到答案。

  佛就是這樣,境界一來,馬上入定,答案立刻現前。我們是境界一來馬上迷糊,當境界到了,卻無法將境界現前,就不能很快的轉成題目,也就不能解答,就像 小孩子做應用問題一樣,問題讀了好幾次,就是不會轉變成計算題,也就永遠沒有答案了。我們也要一再的經過訓練才有辦法解答。

  曾經有一個外道不滿釋迦牟尼佛,有一回來到世尊面前,瞪著眼朝他吐了一口口水。世尊抹去了口水,反問道,你是不是還有很多話要跟我說?弟子們和阿難都很生氣,認為這個外道很不禮貌,應該痛打一頓才對。大家想想看,我們又會是怎麼樣的反應?

  我們多半是先看到這個現象,覺得他很不禮貌,侮辱了世尊,於是便從侮辱的地方找出反應。可是世尊不這麼解釋,境界來臨時,他只針對境界的本身做反應。他並沒想到這是侮辱,只想這一定是因為那個外道很生氣,氣得說不出話來才吐口水的。

  吐口水也是一種表達的方式。古人說人在高興的時候會手舞之,足蹈之,以此表示歡欣喜悅。吐口水則在表達恨,既然有恨,那一定有很多話要說。世尊從事件 上做瞭解,剛剛吐口水的那個人已經消失了,被吐口水的那個人也不見了,剩下的是你我兩個新的人。這便是針對事相的本身來看事情,不帶任何意識形態。

  意識形態愈強的人,愈是低級的凡夫,同樣的,愈是低級的人,也愈強調意識形態。原因就在沒有辦法針對事情的本身做自然的反應。而這需具有高度的瞭解 性,一般人缺乏對事件本身的瞭解性,只好引用古代的教條,老把孔夫子說的那一套原封不動的搬出來;孔夫子所說的道理本身並沒錯,但我們老把那些教條拿出來 用;就好像知道從前有個醫生很有名,但醫生已經死了,現在你生病了,便跑到醫生家裡去隨便翻出一張藥方,根據藥方下藥,而不管這個藥方是在什麼病況下開給 什麼人的,這便是以過去的意識形態做為現代的生活準則,很容易使人脫離現實。過去的意識形態並非全不能用,但要先經過一番調整才行。

佛的光明等你來感受

  第四、佛有光明一照的意思。光明是指生命的能量,不是日光、不是月亮、也不是燈光,但其光明卻遠遠超越之,因為它照亮了生命的每一個角落,沒有死角。 我們到處都是死角,尤其是睡覺的時候,嚴重的一輩子都生活在黑暗中,因為我們缺乏智慧的光明,偶爾有一點可能的星光,那是因為接觸了佛法,但有沒有讓它持 續下去呢?能不能將自己點燃起來,讓光明遍照自己的每一個角落?佛陀不但能把光照耀到自己,還能照耀每一個人的身上,使每個人充滿生命的光輝,大家能不能 感受到?

  舉一個例子給各位參考,順便教教大家讀經的時候如何享受佛光普照。現在我們正在講<淨行品>,各位回家可以天天讀,讀到講完為止,當作結界。這時候活 佛會出現對你講經,但你要懂得接受,你可以坐在客廳、餐廳或臥室裡(有佛堂當然最好),剛開始盡量不要讓人干擾(如果功夫夠的話,人愈多愈好,表示菩薩海會),讓自己的心寧靜下來,去感受當下的情境。不管喝茶、喝開水、還是喝牛奶、喝咖啡、或是吃東西,你不要想太多,只要好好去享受,享受這當下的時光。不 要以為只有你一個人,細細去體會現在佛在跟你講什麼?佛在對你講經說法!

  剛開始可能沒什麼感覺,慢慢的一定能體會得到,為什麼經文上說「如是我聞,一時佛在」哪裡哪裡,與大眾比丘多少人…。那個「如是我聞」是說我到達這樣 的境界,「一時」就是我到達這個境界的那個時候。現在你坐在客廳裡,有沒有進入那個境界?一旦進入了,那個「一時」就出現了。好好的去感受、去享受這個境 界的來臨,以這個誦經的經驗,便會發現這個「如是我聞,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」的情況自然就帶進去了。

  可惜我們缺乏訓練,老是自怨自艾生在末法時期,無法親聆佛陀講經說法,福報很差,卻不知道要與佛溝通,當下就可以做到。任何時候,不論搭車走路,一面走一面觀想境界現前,佛就與你同行,佛的光明也照到你身上了。不要以為佛光一定是很大一團光照出來,不是的,它是從你的內心深處轉變過來的,遍灑於心扉之 上。此境界之美,只有靠自己去感受了。

  第五、是具有貫穿的意思。光明一照猶如一朵花,綻放出生命的光芒,所以我們供養花及花蔓等等。貫穿就是把好多花串在一起。從佛開始,經過菩薩一直到我 們這裡,整個串連起來,就是因陀羅網境界門,珠珠相照,重重無盡,好像人不斷的醒過來,精神愈來愈好,警覺性更高,瞭解性更強,整個生活的存在境界是美好 不可思議的。這就是貫穿性。

佛的境界如何達到?要用「華」與「嚴」

  可見佛陀的含義非常廣,絕不是自覺覺他、覺行圓滿等一、兩個定義就可以照過去的,大家可以朝各方面去窮究。而佛的境界要如何達到?就是要用「華」與「嚴」。

  「華」即花,代表因。花有許多意義,最重要的是它代表了生命的巔峰狀態。一棵樹開花,就是它生命最飽和、能量最充滿的時候。開花以後就會結果,所以也是生命中最美的時刻。大家要用自己生命的精華來投入,不要等到七老八十了再來學佛。

  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學佛是一種衝動,因為還沒有成熟,四、五十歲以後大多受過挫折了,這時學佛常是為了尋求寄託與安慰,可是在這種心境下要尋找佛法的真意,卻往往會有排斥感。並不是說年紀大的人不能學佛,而是需要勇氣把那個排斥感與不相應的部分做一個調整。因為生活歷練到某種程度,已有很深的意識形態,佛法就是要破除這些意識形態;但人很奇怪,當佛法愈要來破壞你的意識形態,你反而會愈鞏固,這就是「所知障」。

  三十到四十歲之間,正是要建立意識形態的時候,這個時候學佛,若能有一個正確的引導,就如同花蕾正要開放,將它導正了,會開得很美。這也正是人生最美的階段,因為這個時期心境比較穩重,比較踏實,實事求是,對事情會有入木三分的看法,不像二十歲小孩子那般輕浮,趾高氣昴。四十歲以後又已經定型了,很難突破,所以三、四十歲之間是生命最光輝的時候,也是學佛的最佳時機。

  以這樣的情況,帶著如花的種種特性,像花有芬芳、亮麗、鮮艷、柔軟的意義,也就要讓我們的心自然的舒展,不要扭曲,而花瓣柔軟不能用手捏,就像我們的心,不能用貪、瞋、癡的手去捏一樣。嚴是莊嚴、嚴飾,以這樣的心情來發展莊嚴。而花又有很多種,並非僅有一種,所以原文說雜花莊嚴,用各種花都可以。這表示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、行住坐臥各個方面,任何角落都可以發心學佛。因為每個人的立場不同,所發的願也不一樣,不同的願代表不同的花,所以就用各種不同的 花來莊嚴佛果的方法來成就大方廣的境界。但是莊嚴本身是個問題。

行者要有敞開的心胸

  我們學佛人自稱為行者,那麼做為一個行者必須具備那些條件?首先修行人在心理上絕對比普通人更正常,因為他的人性能充分的流露。以個人而言,若要真正修行,若想對佛法有真正的認知,必須具備幾個條件。

  第一、要有敞開的心胸,完全接納一切境界,來修成一個自然自在、健康健全的人,不可以閉塞。所謂閉塞,就是有意識形態,就是被定型了。

  第二、修行人的生活是一種存在的、當下的生活。假設性的生活是意識形態的生活,修行人沒有什麼假設,對事實的環境具備了瞭解性,當下這個就對了。像孩子般的天真,該哭的時候就哭,該笑的時候就笑,該吃的時候就吃。即使是六齋日也是佛教社會的慣性,也還是一種社會規約,並非真正修行,更何況這只是印度人的習慣,傳到中國便沿用下來了。但是有時候在團體中有那樣的約束,就得那樣的遵守,因為這是共同的生活。就像開車,大家都靠右邊走,你偏要走左邊,那豈不是一場混亂?

  又好比濟公,他絕對是一個存在於性情生活中的人,卻無法見容於僧團,他「酒肉腸中過,佛祖心中坐」的言行,在那個時代的約束下是行不通的。你雖有成就,那是你的事,並非師兄不識這位成就者,而是他在僧團中會產生不良的示範效果。所以站在團體的約束立場,只有請他離開,這並不為過。群體與個體的立場不同,修行人重視個性,但是在個體尚未成就以前,得按照群體的規約,待有所成了,便可以出去發展。這個時候的發展,是隨心所欲不踰矩的。可見這個目標不一定 如孔夫子所說七十歲才達到,只要好好修行,真實的生活,三、五年便可成就。

  第三、一個行者應該富有創造力。他的生命是活潑的,而非死氣沈沈。按一定的章法、一定的條規做事的,是道德家。修行人則否,修行人是要讓生命充滿能量,讓它充分地發揮、展現出來,但是這個展現並不為什麼目的。就像花開,它從不為誰、為什麼目的而開,它就是開了。

  將我們生命的花蕊,透過修行人的展現來完成佛的境界,在這三者的結合下便能進入「大方廣」的世界。這是我簡單的將這三個部分,用這樣的解釋向各位說明,希望各位能夠感受到。





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 嗡嘛呢 唄咩吽        
頂部



本站資源,歡迎引用
清除 Cookies - 聯繫我們 - 彌陀山莊 -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- Archiver - W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