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客:
註冊
|
登錄
|
會員
|
搜索
|
佛教萬年曆
|
简体
|
電子大藏經
彌陀山莊
»
尊貴的大乘經典
»
華嚴三品 -普賢行願品 淨行品 梵行品
»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【八】:四無量心
‹‹ 上一主題
|
下一主題 ››
投票
交易
懸賞
活動
打印
|
推薦
|
訂閱
|
收藏
標題: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【八】:四無量心
Jill
(彌陀山莊)
管理員
UID 2
精華
48
積分 25364
帖子 1560
積分 16870
閱讀權限 200
註冊 2008-10-19
#1
大
中
小
發表於 2009-7-16 10:36
資料
短消息
加為好友
華嚴經淨行品講記【八】:四無量心
華嚴經淨行品講記【八】:四無量心
(資料來源: 華嚴的故鄉/海雲法師)
云何得圓滿檀波羅蜜、尸波羅蜜、羼提波羅蜜、毗黎耶波羅蜜、禪那波羅蜜、般若波羅蜜,及以圓滿慈、悲、喜、捨?
上一次我們談到圓滿六度,六度包括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六個波羅蜜;加上『慈、悲、喜、捨』四無量心,修學具足這十部分就圓滿了。
要如何才能具足圓滿,有兩層意義:第一,就根本義講,不但要修,而且要修到究竟圓滿。第二,六度與四無量心都圓滿,尚有很多基礎工作要做好;就像我們 蓋房子,蓋好房子的結構體後,是初基完成,外面可能還要貼磁磚,內部還要裝潢,然後送水、送電,這是房子第二部分的圓滿;再來就是人住進來後,各種擺設配 備等,這時才算是整個房子圓滿了。而這只是屬於後期工作,也只是六度、四無量心的圓滿。蓋這個房子的前提,尚有基本設計的種種考量,安全的措施等,這些則 是前置作業,那就是我們之前所講的「云何善修習念覺分」,另外還有更先期的準備,包括房子是否蓋在郊區,或巿中心?及住家機能的適應性等等。
所謂「圓滿」
所謂「圓滿」就包括從頭到尾各種條件的圓融行滿。所以,我們常講,一個學佛人在基本上要有一種宏觀的心胸,不能僅止於某一點上,那是不得成就的。也許某一部分做得很完善、沒有瑕疪,可是,另外一部分卻無法配合,這都是缺乏宏觀所造成的。
一個修行人要怎麼過生活才好呢?你最好是要求九十八分的生活,而不要要求一百分的生活,否則會很痛苦;就像我們家裡要維持乾淨,這是必然的,但以現實如此污染的大環境,很難要求一百分,所以,要求九十八分的人,生活會比較自在。
佛法就在訓練我們要維持宏觀,在某一部分卻要有彈性。像我們常舉的例子,仙崖禪師的弟子,烤好了餅,馬上送上山來給師父,身上還穿著廚師的衣帽,要讓 師父趁熱吃;師父看了很感動,隨即進去換穿大紅祖衣出來迎接,讓人覺得禪師很自在。可是如以佛教的傳統習慣就不一樣,辦大法會時才穿大紅祖衣,現在只有兩 塊餅乾,哪有什麼大法會?若是如此,就變得僵化沒有彈性。佛法訓練我們要這樣的自在,生活才會活潑而有意義,否則你會覺得生活中充滿了規制。例如戒律對我 們就是一種束縳,如果知道這個規範,有一定的限度與彈性,就可以開放一點。
在正常的情況下,生活其實就是一種訓練,任何人在不同的角色與工作崗位都一樣,作父母的有為人父母的責任,如果要求子女做到一百分,那子女會很痛苦, 因為子女要遵循你的話去做;如願意開放一點,給予他們自由的空間去發揮,你會覺得很輕鬆,而且子女也會很自然的成長;他們可以擁有自己的時間,做想做的 事,那不是兩全其美嗎?可是你如善盡父母之責,那麼,子女不但遭殃了,而且可能是一個很大的災難。為什麼考季前後的畢業生自殺率那麼高?那就是父母親一再 的逼迫,而且自殺的小孩,往往是出自教育程度高的家庭。前兩年,就有一個教授的兒子,從十三樓跳下來,可以想像父母所給他的規範、逼迫和壓力,這不叫「圓 滿」,這叫「虐待」,虐待子女,同時也虐待自己。
圓滿是要有適度的彈性與空間,但也不能太大,否則會造成放縱,過猶不及,自己要觀察實際狀況而定。不要模仿別人,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氣,這些習氣,只是過去因緣所帶來的,沒有對與不對,透過這樣的認知,才能得到圓滿的答案。
不隨境轉,方為修行
修行也是一樣,在修行的途中,沒有單獨一法能適應所有的眾生,有的話,是廣告法,因每人成長、用心的方法都不一樣,在座的各位形各有異,認知、適應、 習氣亦各不相同,心性自然也是各不相同,即使父子、母女、兄弟也不一樣,因此,每一個人要想具足自己的心性,自己的生命能量就要自己去發展。
我們常說:「學佛的人能增長生命能量。」如何增長呢?通常修行人愈修,生命的活力會愈來愈強,生存的欲望也愈來愈高,愈來愈有朝氣,絕不會暮氣沈沈, 槁木死灰,甚至最後自殺,除非修錯了。至於如何使我們產生生命能量,在修行上是行門,而非解門,凡是從知識領域下手的人,大多缺乏生命能量,個個老成持 重,只是按照固定的模式一步一步往前走,像火車輪子,是沒有能量的。
修行人卻不是這樣。修行人與學者為何有如此差異?因為學者不斷消耗能量,學問愈好,走路愈沒精神,好像有沈重的負荷。但修行人卻不一樣,他具足充分的 生命能量,不但不會被消耗掉,還能隨時補充回來;至於如何獲得,有時不一定要勞身,運用心性的轉移,也可以達到這個目的。
那麼,心性如何轉移?以「咖啡理論」而言,一個修行人與凡夫同時喝咖啡,就凡夫而言,咖啡是他追求的目標,他追求咖啡的香氣、囗味、氣氛、道具等,他 所享受到的是塵境,也就是他把他的心移樽就教,放在咖啡的塵境裡,也是六根接觸六塵的境界中。照《楞嚴經》上,心被境轉,不管塵境塑造什麼樣的氣氛,心已 被移動了。而修行人也享受這個氣氛,但他只把咖啡當作媒介,而不是目的,他享受的是喝咖啡的喜樂,以及喝了咖啡後的愉悅;此時咖啡已經是周圍的東西,修行 人以心為中心,享受當下的氣氛,不被境轉。
再譬如我們遇到多年不見的好朋友時,欣喜萬分;凡夫會認為,今天的高興是朋友帶給我的,內心的高興已經被外面的塵境(朋友)帶來亦帶走,生命能量也消 失了。修行人則是透過這個朋友,享受在那個高興裡面,朋友反變成外圍的因素,重點是在享受那個高興,所以能量沒有喪失,反而因為高興的關係一直在增加、累 積。
累積能量,關鍵在心
要修行就要觀察我的心是否被外面的因素左右了;或是透過外面的因素,享受到這個喜、怒、哀、樂。朋友來是喜,若碰到曾經敵對的朋友,一見就怒,這時喜 樂與生氣一樣,不要被朋友的塵境帶走了。碰到這種情況,更要去認知那個怒,你會發現怒氣會消失,因為你潛藏在內心的憤怒,會因為這個朋友的因素,把它激發 出來,從此便消失了,這一消失,你生命能量的漏洞也就沒有了。因為在覺知的情況之下,只是將怒的因素激發走了,卻不會消耗能量。
所以,我們談修行的時候,善惡是這樣區別的,當這個因素進來,會使我們獲得昇華的,就叫善;假如會使那個氣氛消失掉,那就是惡。如發脾氣就是惡,因為 發脾氣的人最後會懶洋洋的,也是能量的大量消耗。所以喜樂就是善,我們從這點來定義,而不按道德來定義,道德是別人所界定的,而修行則是自己實際的體驗, 能感受到這一點,才是累積能量。
一個不懂得修行的人,往往忽略了這點,只在儀式上下功夫。如一直在拜佛、誦經、法會、趕經懺,忙得不亦樂乎,那是苦不是樂,因為你是從宗教儀式下手。 真正的修行是從心上去覺知,覺知到喜樂或憂傷,乃至於吃飯、喝茶或使用種種化妝品也一樣,當你感受到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,都要帶入生命的領域中,好好地 去感受,去覺知它的存在。不要被塵境給引走了,被引走等於是浪費我們的生命能量。假如從這個地方去覺知到我的存在,那生命能量就開始增長累積起來,這是一 個非常重要的標的,也是我們談圓滿波羅蜜的真實意義。
慈、悲、喜、捨四無量心
上次已解釋過六度波羅蜜,接著要談慈、悲、喜、捨四無量心。六度是菩薩的根本行,此六度攝萬行,能不能圓滿是另一回事,但要朝這個目標去做。慈、悲、 喜、捨不一定是菩薩大行,但我們如果修慈、悲、喜、捨,可以得大福報。慈悲是利他,喜捨是利己;慈悲主要是幫助眾生,慈是與樂,悲是拔苦,所以是利益眾 生。喜捨,喜是自己喜悅,捨是捨掉自己所不要的,所以修喜、捨的人,往往人緣會非常好。修慈、悲的人比較容易得到幫助。慈、悲、喜、捨,不管是利他或自利 的福報都相當大,這個福報要修好,叫四無量定。所得的果報不是在欲界天,也不是在色界天,是在色界天與無色界天之間的福報,所以也是一種禪定。
佛門中講慈、悲、喜、捨,另外有一種說法,叫大慈大悲,大喜大捨,上面加上大字意義就大不相同。一般的慈悲,是樂意幫助眾生,是有對象的;大慈大悲就 不同了,它沒有對象、沒有意念。所以,佛、菩薩救我們是沒有附帶條件的,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遍塵剎,尋聲救難,只要你至誠持念「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」的聖 名,這不是條件,而是一種溝通的因緣;求救信號一定要發出去,只要發出信號,菩薩就會來救你,所以,稱念不是條件,而是信號。
佛門中沒有說皈依我者則得永生,不皈依我者就下地獄。皈依只是表示你願意以三寶為師,求個光明的歸宿。在佛門中常有不正確的傳言,有人常問:「如帶著 念珠,到廁所會怎麼樣?」不會怎麼樣,頂多沒有福報而已。你帶了念珠就有福報,你輕蔑念珠,就沒有福報。你恭敬三寶有大福報,不恭敬三寶,就沒有福報。如 此而已。並非不恭敬三寶,就要下地獄。
當然,破壞三寶會造惡因,惡因結惡果,但不恭敬並不是罪過,有的人不認識佛教,進了佛寺,不瞭解佛的神聖性,自然不起恭敬心;雖然進了佛寺,但沒修到 福報,所以,《法華經》上講:「若人進塔廟,一稱南無佛,或者單合掌,小低頭,究竟成佛道。」表示你與這裡有緣,你要進了寺廟,連個鞠躬都不會,那麼是一 點緣、一點善根都沒有。反過來,我們雖然皈依了三寶,到聖母院或教堂,也應誠敬鞠躬,不能說我們的佛、菩薩是究竟的,他們的天神不究竟,不可起輕視心。
總之,對於聖地要有恭敬心,得什麼果報就隨著你的恭敬心而來了,我們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。所以,加個大字差別在此,不是說大慈大悲只將一般的慈悲擴大 而已,其意義、品質完全不同。有人解釋說佛、菩薩比較照顧中國人,後來大慈大悲,連外國人也照顧到了。這個定義好像三百CC、變成五百CC,並非那個意 思,而是無條件地,所以才叫「千處祈求千處應」,只要稱念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,不管任何人,都可以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加被與救拔,這才是大慈大悲。
講到此是菩薩道的修學次第,從應該具備的條件、修行的目的、修行的內容、修學的過程、如何用功,到菩薩如何圓滿六度、四無量心,歸納起來可說是因地修學的六個階段。
嗡嘛呢 唄咩吽
投票
交易
懸賞
活動
本站資源,歡迎引用
清除 Cookies
-
聯繫我們
-
彌陀山莊 -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
-
Archiver
-
WAP
控制面板首頁
編輯個人資料
積分交易
公眾用戶組
好友列表